岁月如歌,无畏风雨的气象工作者
2024-11-26 15:29:01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马志军 | 作者: | 点击量:10586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 陈琪)在中国气象事业的辉煌历程中,历经风雨,从初创事业的筚路蓝缕,到现代化的蓬勃发展,无不凝聚了几代气象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。 老一辈气象工作者以其勇于实践、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,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。他们的故事,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,也是对未来工作的不懈追求。

在宜章县气象局会议室内座无虚席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忆往昔——分享气象故事”活动悄然举行,在座的都是经历过极端天气事件的老一辈气象工作者,用他们那略带沙哑的声音,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天气的故事,每一个细节都仿佛让在场的人回顾到那难忘的瞬间。

艰苦创业,初心不改

“新中国成立初期,气象事业百废待兴。不仅气象站点稀疏,气象专业人才紧缺,预报能力也极其薄弱,气象设备更是完全依靠进口。我65年初从吉林调回宜章,那时候环境条件恶劣,我们仅靠笔、纸、算盘、电话这“老四样”开展气象服务工作。上级对气象观测记录的质量要求很高,甚至一个小数点点错了都不行。那时候一份报表要经过手抄、校对、审核,经过这3项流程才能把报表往上面寄。自我98年退休以来,气象部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观测手段也由手工改为了自动化。我看了以后很高兴,现在气象工作发展的很快,国家也很重视,对我们这些老年同志也很关心,非常的感谢,希望我们气象部门今后有更大的发展,观测的项目、内容能够更加多,天气预报更加准,服务效果更加明显,这就是我的希望。”退休老同志吴勇博深有感慨。

职责所在勇于担当

“记得我刚来宜章县气象局工作,吴老正好是我师傅,很多气象知识都是请教吴老,很感谢他!我工作是80年代,那时候漏报、缺报是属于气象重大事故。所以已经形成了一种职业病,上班也是经常做噩梦,有时候不是自己的班,但是梦里突然梦到都会惊醒,想着到时间点了没,报文是不是正常发出去了,压力还是比较大。而且观测频次很高,每次定点观测都要事先巡视仪器看是不是正常。”退休干部谭金平话语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
风雨无阻,坚守岗位

“我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的雪灾。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让整个宜章道路结冰、交通受阻、电力中断,当时报文也没办法依靠正常市电传输,只能通过发电机供电,保证报文传输质量。最大困难就是连加油站的油库也见底了,很难买到油维持发电机正常供电,那时候别提多着急了!”罗芳洁说道,“那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,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如此深远。作为一名气象工作人员,我和同事们曾夜以继日地监测数据,试图为救灾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天气预报。”

精神传承,砥砺前行

随着技术的进步,气象观测从人工走向了全面自动化。“忆往昔——分享气象故事”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回忆之旅,更是一次深刻的思考和反省。它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的经历,同时也激励我们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。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的风雨历程,是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深刻见证。他们的故事,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,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和启迪。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“艰苦创业、无私奉献,爱岗敬业、团结协作,严谨求实、崇尚科学,勇于改革、开拓创新”的优良传统与作风。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,为推动宜章气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责编:马志军

一审:马志军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